大學部-共同必修&通識

一、共同必修(共16學分)

包含中文一、二;英文(一)(二)(三);資訊科技(一)(二)、大一體育、社會服務學習(114學年度無須修課)、特色運動等

年級 開課號 課號 科目 學分 備註
1上 1222 980080 中文一(管理學院A) 0 2  
1上 1259 982559 國企系英文(一) 0 2  
1上 1308 983003 資訊科技(一) 0 1 上課時間另訂
1上 1154 903162 國企系大一體育(上) 0 1 全班一起上課
1下     中文二(管理學院A) 0 2 中文一同班
1下     國企系英文(二) 0 2  
1下     資訊科技(二) 0  
1下     議題式社會服務學習
(114學年度無須修課)
0 1 無固定上課時間
1下     大一體育(下) 0 1 學生自選課程
2上 1261 982561 國企系英文(三) 0 1 上下學期都有開
2上 0453 120221 高爾夫球 0 2 雙號選上學期
2下   982561 國企系英文(三) 0 1 上下學期都有開
2下   120221 高爾夫球 0 2 單號選下學期
 

(一)中文思辨與表達兩門課(共4學分)

開課單位:中文系。「中文思辨與表達一:閱讀書寫」以下簡稱為「中文一」,「中文思辨與表達二:多元應用」以下簡稱為「中文二」。

1. 中文一與中文二的修課時間原則上安排在大一上學期與大一下學期,但不限於此,只要畢業前修畢即可。注意:上、下學期須修習同一班別課程(上課時間相同),否則會被擋修。

2. 114學年度國企系學生以選修共同必980080「中文思辨與表達一:閱讀書寫(管理學院A)」98011「2中文思辨與表達二:多元應用(管理學院A)」為原則,上課時間在週三10:00-12:00,較沒有衝堂問題。

3. 選課期間若無法完成線上選課,請於114年9月8日至9月19日12時前填具「114-1中文思 辨與表達人工加選志願表」(網址:https://reurl.cc/v7RW7e),同學將會在三日內收到 排定課程之通知,請勿直接向授課老師索取課程加選授權碼。 

4. 若先前已修過中文學分,且符合學分抵免規定,則須上網填寫抵免單,由中文系核可,請參考入學前已修過的課程學分的抵免過程。

(二)跨域專業學術英文(共6學分)

開課單位:語文中心。「國企系跨域專業學術英文(一):文本解析與書寫」以下簡稱為「國企系英文(一)」;「國企系跨域專業學術英文(二):思辨與表達」以下簡稱為「國企系英文(二)」;「國企系跨域專業學術英文(三):跨文化溝通與表達」以下簡稱為「國企系英文(三)」。

1. 國企系英文(一)由語文中心按照學測英文成績分成一般班、進階班、基礎班等程度。未在基礎班名單及進階班名單之大一新生,一律修習國企系英文(一)。學號單號選a班(課號:982559,開課號:1259),學號單雙選b班(課號:982559,開課號:1260)。

113學年大一英文分班結果請點我

2. 若學生想申請換班上課或換別系的班上課,須徵求兩邊英文班授課老師的同意。見🔗語文中心的規定,填寫📝換班申請表。 

3. 國企系英文(三)在大二上、下學期皆有開設,大二同學可任選一學期修課。

4. 得向語文中心申請免修英文,請參考英檢資源說明

(三)資訊科技(114學年度2學分,113學年度1學分)

1. 自 114 學年度起入學新生共同必修983004「資訊科技(一)」(1學分)及「資訊科技(二)」(1學分):皆為線上授課課程,不會與其他課程衝堂。

2. 113學年度起入學新生,需在畢業前通過「資訊科技(課號:983003)」課程,為線上授課課程,不會與其他課程衝堂。見通識中心說明

3.112學年度前入學學生,可修習「資訊科技(課號:983003)」認抵通識領域課程「自然領域1學分」。

(四)大一體育(共2學分)

1. 大一體育(上)(1學分)(課號:903162)、大一體育(下)(1學分)等兩門課,共2學分,修課時間原則上分別安排在大一上、大一下等學期修畢。見大一體育課程實施要點

2. 國企系大一體育(上)規定同系學生一起修,一起參與校慶運動會,並接受體適能檢測和水中自救游泳能力檢測。

3. 大一體育(下)可依個人興趣挑選,包括籃球、排球、羽球、桌球、壘球、空手道、防身術、健身實務操作、運動與體重控制…等等。

(五)社會服務學習(114學年度無須修課,113學年度-111學年度1學分)

本系學生選修通識中心開設的「議題式社會服務學習」1學分,開課時間預計安排在大一下學期(113-2學期),課程內容待通識中心公告。

(六)特色運動(共2學分)

1. 本校特色運動課程每項均為1學分,每週授課2小時,學士班學生自二年級起始得修課每學期至多認定一項特色運動課程,畢業前須完成至少2項特色運動課程。

2. 國企系在大二上下學期各開設一班高爾夫球專班(課號:120221),為國企系必修。另一項特色運動課由學生自大二起自由選擇一門課,包括射箭、船艇、游泳、網球、運動舞蹈、戶外探索教育等6項。選修第三項特色運動起視為自由選修。


二、通識課程(共15學分)

(一)領域課程

主領域 次領域
人文(至少3學分) 文學與藝術、歷史哲學與文化、AI 文創協作
社會(至少3學分) 法政與教育、社經與管理、資料科學分析
自然(至少3學分) 工程與科技、生命與科學、程式設計
特色(至少3學分) 國際連結(東南亞)、淨零永續(綠概念)、社會創新(在地實踐)
 

1. 超過通識課程修習科目門數要求的通識課程,可以計入本系的自由學分。請注意,若修過的通識課程(以一門課計)已認做自由學分,就不得再重覆計入通識學分。例如,同一門通識課3學分,不可以拆分成2學分作為通識學分,1學分作為自由學分。

2. 0 Plus課程專區的課程皆可分領域採認為通識課程學分,強烈推薦大一新生在入學前的暑假搶先修課附上113-3學期的說明

  1. 7/28(一)起,每週上架課程,共6週。修課同學需於課程結束前,上線修讀課程,並依照授課教師設計之多元評量方式完成修課,經授課教師認可,得獲修課學分。
  2. 選課與退選期間為7/28(一)至8/15(五),逾時將無法受理選課或是退選之作業,請修課同學留意(參與分科測驗分發同學不在此限,建議選課前先與授課教師聯繫取得同意加選入課)
  3. 為鼓勵學生多元學習,不限修課數,並可跨院別修習
  4. 完課後獲得通過之同學,將在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單上備註0 Plus通過之課程,並已採計通識領域課程學分認抵。

(二)資訊科技課程

通識中心法規:資訊科技共同必修與資訊科技類課程

114 學年度起入學新生,除共同必修983004「資訊科技(一)」(1學分)及「資訊科技(二)」(1學分) 線上授課課程 畢業前需再通過2門資訊科技課程(實體、自主學習皆可),且至少含自主學習類型課程1學分

113學年度入學新生,除共同必修「資訊科技(課號:983003)」課程之外,畢業前需再通過2門資訊科技課程(實體、自主學習皆可),且至少含自主學習類型課程1學分

1. 實體課程:通識領域課程
領域 課號 課程名稱 授課教師 學分
人文 991226 媒體識讀與AI寫作 温珮琪 2
人文 991225 媒體識讀與敘事 徐秀菁、陳正芳 2
社會 992218 媒體識讀與資訊整合 劉家銘 3
自然 993075 尖端科技通俗講座 程德勝、余長澤 3
自然 993157 資料分析與視覺化 洪嘉良 2
自然 993160 設計思考與科技創新 駱奕帆 2
自然 993165 探索多重物理模擬的應用科學 王鴻勲 2
自然 993126 地方達人:新農業發展 陳新豪 1
自然 993143 JavaScript 網頁程式設計 陳彥錚 3
 
2.自主學習類型課程(至少1學分):0 plus、線上平臺修課

自主學習管道如下:

 (1) 修讀包括資訊科技內涵之「0 Plus課程專區」,選此方式,自動滿足自主學習課程1學分,亦可計入通識學分)。 

規範:採取「通過/不通過」制度,將在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單上備註0 Plus通過之課程,並已採計通識領域課程學分認抵。

(2) 線上平臺修課 (未修讀0 plus的同學,建議在線上平臺修課達18小時)

至磨課師、Ewant育網…等線上平臺修課(課程須符合資訊科技內涵),滿18小時後可申請1學分,滿36小時可申請2學分。在必修課程「資訊科技」認證過的18小時課程,不得再次採計為領域課程所需「資訊科技」學分;但在必修課程「資訊科技」超過18小時之多修習的課程時數,不在此限。

規範:採取「通過/不通過」制度,成績不列入選課學期總成績計算,學分經採計列入通識畢業學分

(3)運用寒暑假至外校修課:

包含至外校實體上課與線上課程(課程須符合資訊科技內涵),修課須符合本校跨校選課規定

規範:須辦理通識課程學分抵免通過後,合計滿1學分符合「自主學習類型課程1學分」

(三)通識學分採計申請(含自主學習類型課程)

法源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全校共同及通識教育課程學分採計要點

1. 每學年分兩次辦理審查作業,申請者應於規定申請期限內,提送申請書至通識中心(行政大樓4樓)彙整,並提送系級課程委員會進行審核。

2. 若為修畢遠距教學課程申請者,得檢附修課時數證明。每位學生採計上限至多4學分,並納入本校抵免學分總數計算。

3. 學生入學後在本校已修習之課程,不得以相同名稱或性質相似之遠距教學課程辦理學分採計。提送審查之課程亦不得與學生就讀學系之必、選修課程相同。

4. 必要準備文件:

(1) 全校共同及通識教育課程學分採計申請表(word檔pdf檔)
(2) 課程大綱

(3) 及格成績單影本 / 修課證明(時數)影本


三、通識講座(0學分)

畢業前至少出席6場通識講座 ,始完成「通識講座」之要求(見通識講座實施要點) 。

👉報名方式

  1. 本學期講座每場次開放600位名額,分別為200~400名現場,200名線上觀看,視講者需求及場地容納人數彈性調整。
  2. 報名網址:調查信件將會於8月18日寄至學生webmail信箱(@ncnu.edu.tw),信件中會有通識講座報名問卷連結及授權碼,請欲報名114-1學期通識講座的學生點入連結填表。

★每個人皆有**不同的問卷授權碼請勿將自己的信件轉發給其他人,避免損失自己的權益。**★

錄取通知將於**114年9月8日(一)**放置通識教育中心網站公告。

  1. 報名期間:自114年8月18日(一)9:00起至114年8月31日(日)23:59止,除了10月15日場次三「法國身,台灣心」依講者需求,不提供線上參與。其餘場次將依照同學志願序,安排600位名額聆聽,隨機抽出現場聆聽名單,其餘分配於線上觀看。
  2. 恕不得指定線上或現場聆聽。

★注意事項★

◎現場聆聽

  1. 請出示錄取通知入場,活動開始30分鐘後,禁止入場。
  2. 場內請勿飲食、拍照、攝影、直播及錄音。
  3. 請攜帶學生證於演講結束後刷卡出場,非本人請勿代刷學生證、代簽到。
  4. 入場時由前門進入,完成入場後皆由後門進出。
  5. 請假請於講座前一周星期日前填寫請假單(一律填寫請假單請假,勿來信、來電請假),俾利通識中心後續為其他同學候補通知!

◎線上聆聽

  1. 113學年度前,通識講座線上聆聽方式為Moodle的BBB會議室,將自114-1學期起,改以M365 Teams視訊會議辦理,請114學年度新生及欲參與通識講座的學生務必提早申請M365 Teams帳號密碼,並妥善保存個人帳號密碼資訊,以供通識講座線上參與。

M365 Teams帳號密碼申請操作流程

  1. 線上觀看同學請於講座當週星期一中午後,確認teams是否成功加入該場次課程。
  2. 線上聆聽同學將於講座前、中、後不定期點名,如一次點名未到,將不列入參與講座紀錄。
  3. 不諳中文之外籍生,可觀賞本中心認可之影片後撰寫心得報告,其餘相關規定悉依本實施要點辦理。其他常見Q&A請參考網頁說明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