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芷薰/南科實中/111畢
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三年級 蘇芷薰
- 我以為我想要的只有教育
「你很會教書,還是你去當老師啊!」
從高中開始,我就知道自己喜歡小朋友,參加了無數的偏鄉營隊,滿懷著對教育的憧憬與熱情,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,幫助孩子們找到他們未來的方向。也因此,我在大學時透過特殊選才選擇了教育不分系。然而,進入不分系後,雖然有機會接觸各種領域,卻讓我變得更加迷茫。為了填補內心的焦慮,我開始探索更多不同的領域和活動,嘗試寫作、剪輯,甚至參與商業競賽,才發現我想要的其實不僅僅是這樣。
- 從教育到商科,我也很擔心我的數學啊!
參加了一場商業競賽,讓我對於實戰型的學習更加嚮往。當時,我在經濟學系與國際企業學系之間猶豫不決,於是向職涯中心求助,進行了人格特質分析,結果發現自己喜歡管理人力資源,具備領導能力,也希望學習未來能應用的知識,這促使我選擇了國際企業。在正式進入國企系之前,我最擔心的就是微積分,因為數學不好,我當初才選擇了教育。重新接觸數學使我感到害怕,但意外的是,上課認真學習下課後複習,讓我表現得還不錯。
在製作書審時,我已經為自己規劃了未來要學習的方向,特別是商業模式分析、理財規劃和企業管理。我認為商業模式分析是最實用的技能,因為在每一場商業競賽中都會運用到。對於未來想成為產品經理(PM)的我來說,這項分析技能尤為重要。
- 大家都不看好你,但我卻勇敢的跨出去
下定決心要轉系過去之前,其實不被大家看好,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熱門的科系,加上當時的我是決定要考校外的轉學考,競爭者不僅校內,但當時的我告訴自己,如果失敗了就大三再轉,因為我相信目標已經很明確,不敢踏出去的人才是膽小的,我想我最感謝的就是當時勇敢的自己,還有不被冷水澆熄的心。
- 具備商人的思考,卻擁有教育的人文關懷
我一直認為商人往往優先考量利益,較少關注人性。但在商業領域裡,我的優勢恰恰來自於教育背景所帶來的人文關懷。這份理解與同理心,讓我比其他人更懂得人性,也更擅長管理團隊。除了學科上的跨領域學習,也可以多多參加學校的社團、學生會和相關競賽,鍛鍊自己的軟硬實力和團隊溝通能力。